CooLit

头像及封面图来自加拿大插画艺术家Victor Mosquera

魔法不死


    十一岁时我没有收到猫头鹰的来信,

    可能我的后辈也无法入读霍格沃茨。

    你是否仍然记得当年的故事?

    英雄不再年轻,

    也许灰尘已覆上金色的名字。

    但我还是相信,并将一直相信,

    魔法不死。


    今日翻出了2020疫情期间临摹的小哈利素描画像,想起去年和室友一起又在寝室里看了一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情熟悉到一眼能看出视频平台到底删减了哪几段。忽然想起,它首映的时间在二十年前。



    我开始回忆自己到底是怎样接触到那个世界的。



    2011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哈利波特,那一部便是死亡圣器下集,现在想来有些奇妙,结束竟是开始。



    2012年暑假的一天,我坐在电脑前整整一个下午和晚上,在土豆网补完了系列七部曲。



    2013年的圣诞节我收到了一套哈利波特初代旧版的中文原著,在寒假的一周从头读到了尾,至今仍非常感谢送书的那位同学。



    2014年看了《哈利波特百科全书》,1400多个词条一一过目,可惜现在不少已经忘却。我惊叹于罗琳塑造了一个庞大立体的魔法世界。



    那一年妈妈送的生日礼物是哈利波特立体书与厚重的两本电影制作故事,只是英文水平尚低,只记得翻开书页的油墨气味,还有突然跳出来映入眼帘的龙与城堡。



    2015年班上另外一位同学也在看哈利波特的书,不幸她是上课在看。班主任没收了,然后说,“这不是我小时候看的嘛,怎么你们还在看?”那一年同桌给我用四开纸画了霍格沃茨的校徽,现在都还安详地躺在书架上。



    2016年参加了《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线下首发会,虽然我觉得这部的剧情有些迷离,但仍然记得那天所有参加的人都穿了霍格沃茨的校袍,像在一座偌大城市里找到了地下巫师俱乐部。



    同一年的暑假终于飞出国门,头一次看到学院城堡摆在眼前,头一次穿梭霍格莫德与对角巷的琳琅商铺。在5972红色列车前合了影,在猪头酒吧买了黄油啤酒,吃了烤肉,买了校袍与魔杖。



    在购买魔杖时有个小剧场,选了位幸运观众重塑魔杖选择哈利的过程。走出店门站在影城某些特定的角落挥动魔杖,会有风,有火。



    2016的深秋走进电影院看《神奇动物在哪里》,那是第二次在大荧幕上看到魔法世界。



    2017年有了一套英文版的原著,翻开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句查起了单词。那年的9月看到朋友圈刷了屏,书中十九年后的9 3/4站台发车,那个世界的故事没有停止,仍在延续。



    那年的一堂英语课课前演讲三分钟,我和朋友穿着霍格沃茨校袍表演用一首歌唱完七部曲的情节,PPT放送出了故障,rap词跳快了,我们唱的也很跑调,完全没有踩对节奏,但那是无数个pre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



    因为那个瞬间,我想起了哈利第一次来到霍格沃茨时开学典礼上邓布利多让大家唱校歌,每个人调不一样,韦斯莱双子拖拖拉拉最后跑着调才唱完,邓布利多依然微笑着指挥他们。



    2018年看了《魁地奇溯源》和《神奇动物在哪里》课本,薄薄的两本英文小册子。知识已经淡出了脑海,但清楚地记得上面还有哈利的笔记,原来他和罗恩上课也玩过井字棋。



    2019年阅读了《诗翁彼豆故事集》还有霍格沃茨图书馆里的三册短篇故事,发现原来麦格教授也曾为爱失去过一瞬理智,明白乌姆里奇为什么那么阴暗,还有皮皮鬼poltergeist源自德语……那一年也找海外代购买了一套德语典藏版的哈利波特。



    2020年听着书跑步,随便选了魔法石的一个章节,停下来休息时刚好听见海格对着哈利说,“You're a wizard,Harry.”



    8月14日,魔法石重映,和朋友去了电影院,一边回忆童年,一边悄声说笑吐槽……



    2021的生日,朋友送了一套pop mart的哈利波特系列盲盒,珍藏了大半年才拆开,Q版娃娃很可爱,我很感谢她。



    我不是亲眼见证哈利波特世界一点一滴构造起来的人,没有经历图书一本一本发行,初代电影一部一部上映,但是哈利却是陪伴我长大的人。



    他仿佛存在于现实之中,那个世界和我们的社会一起并行生长,时间在以相同的速度流逝。记得2020年的7月31日,社交网络又掀起了一次浪潮,哈利迎来了40岁生日。



    也许有一天他也会老去,也许有一天那个世界也会成为封存在阁楼上的古老图书,就像我的父母有时会感叹武侠江湖已被淡忘,就像贝奥武夫的故事成为晦涩的古语。



    但至少我活着的时候不会忘记那些传奇的冒险,若我有子女,我会告诉他们,有个带闪电伤疤的男孩出生在1980年。



    生活变得很快,人也在变化。最早的一批哈迷,也许和我的班主任一样已经娶妻生子,二孩都有啦,教书都教了十几年啦。



    我在十一岁生日时期待窗前的猫头鹰,现在是平凡中倥偬奔忙,生日最大的希望是来年多挣点钱,家人平安健康。



    有时候,我也会质疑魔法世界与现实的纷纷扰扰。多年来罗琳自己的新闻报道和价值输出不断,还有近期主演们的各种观念冲突交汇,让人读着心累无语。



    不过最后回首一看,更多的还是感谢,他们曾经编织了梦境,那些人和故事有血有肉,已经在现实之外存在。



    还有面对原著与电影粉的互相责骂,同人各个圈子争争吵吵,曾经我也会愤怒不解:啊为什么他们会扯在一起?某某角色和书里差距好大……



    现在我想哈利波特的世界不该存在圈层歧视链。看书还是看电影又怎样呢,爱不分高低贵贱,这对CP在不在一起又怎样呢,真实的人互相尊重包容才是理想状态。



    因为,不管是看书中的笔墨,还是看荧幕上的面庞,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相信魔法存在,留恋那个世界。



    而且,哈利波特故事带给我们的远不止奇观幻想,它讨论了生命与死亡,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怯懦,爱与恨……真正战胜摄魂怪的不是简单一句 Expecto Patronum,而是快乐的信念。保护波特大难不死的是爱,那才是最伟大的魔法。



     所有这一切,恰恰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之中,不论是巫师还是麻瓜。



    曾经我很热切地期望能够进入霍格沃茨,在potter more上一遍遍刷着测试题想进入理想学院。现在我可以大方地承认自己是个麻瓜,我可以正视每次分院帽测出来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我本就不属于那里,我是在变化的,成长的,多样的,哪个学院都一样,人本就不能轻松地归为红黄蓝绿。



    曾经我大开脑洞幻想过有一天能像主角一样作战,成为那个英雄,现在我觉得路过对角巷,在低矮的酒吧里喝一杯聊聊英雄的故事也不错。在那里可以逃脱不少压力与杂思。



    我还发现哈利波特故事真的让我收获了生活里的爱。有时碰见陌生人,我说,“我是哈迷。” “好巧,我也是。”友谊也许只需要爱这么一句话。 还有那一柜子的书和周边,其实细想来大部分都不是自己买的,每次看到那些东西,我都能想起赠送它们的人,每张面孔,每个瞬间。



     今年哈利会迎来四十二岁生日,我和同辈也即将成为所谓的社会人。你知道吗,我真的不在乎自己是不是麻瓜了,我会骄傲地说,“我成为了更好的麻瓜。”



    那些史诗般壮丽的英雄传说是温柔良夜里午夜梦回的幻境,最古老的魔法随着命运延续而生生不息。



    -MAGIC  FOREVER-

评论(13)

热度(161)

  1. 共11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